二年级下册语文《悯农》教学设计

2023-01-12 03:1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悯农》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下册,教学设计,语文,年级,农》

二年级下册语文《悯农》(其一)

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背诵。 2. 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懂得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内容。 2. 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朗读教学

引导学生读好古诗《悯农》(其一)的字音,读出节奏,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熟读中背诵,并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 二、作者介绍

简单介绍作者,让学生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 三、学习古诗

1.结合插图,理解字词的意思,了解古诗大意。重点理解“一粒粟”和“万颗子”。 2.讲解整首古诗的意思。

3.思考问题:为什么农民还会被饿死呢? 4.了解时代背景、原因。 四、展示手势舞 播放手势舞视频。


五、拓展阅读

阅读古诗《悯农》(其二),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 六、完成练习。 在练习中巩固落实知识。 教学反思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微课堂中,学生可以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感悟、想象、思维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形象不能是课本的翻版,而是充满个性思辨和众人智慧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空间的知识框架。活动的开展首先要考虑的是给学生带来认知的欢乐,让学生在听做、读写、视听等活动方式中不断将知识积累、储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4d8286692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