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

2022-03-28 04:0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爱莲说》,欢迎阅读!
爱莲说

爱莲说 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22课《爱莲说》 二、设计思想: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这一单元选取的五篇都是文言文。其中《爱莲说》一篇文质兼美的小短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在教学设计上,除了让学生继续练好阅读文言文的基本功外,意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同时让学生在欣赏美文之中,学习美的语言,美的形式,发展美好情感,完善健全人格。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定下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顺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大意。初步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写作手法。并运用“托物言志”写作方法进行写作。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及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

2.发现式阅读,启发式阅读。

(教师对于教材因材施教,对于学生因人而异。因此,据此制定教法和学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写作手法 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

1.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初步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写作手法。并“托物言志”写作手法进行写作。 (学习文言文,练好基本功应把朗读当作有效的教学方法加以运用;另外,本文运用的托物言志的写法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生疏,要利用本文让学生能理解。对于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有一定难度。

六.资源准备情况:课件、学生搜集与莲有关古诗文。

学习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为了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我设计了几个步骤:

七.教学的过程。 (一)、引入课题。 1.生朗诵爱莲诗。

身出淤泥色自妍,满池新艳动人怜。 团团绿叶连天碧,朵朵娇姿映日鲜。 不蔓不枝含郁馥,中通外直喜清涟。 荷花堪比真君子,无怪前人说爱莲。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

3.教师富有感染力的导语说:同学们,诗中美丽的风景,使我们赏心悦目,真是一种


美的享受。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对莲情有独钟,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笔去诠释自己心中的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周敦颐的《爱莲说》(板书课题)一起享受一下文学之美,走进作者的心灵。

(我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新颖而导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化学习动机。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进入学习,为教学的开展做好了第一步。

(二)、出示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要了解文体和作者及背景。 (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内容) 学习内容: 关于生字和“说”?关于作者的情况。(学生结合注释及手中资料介绍,教师适当补充。 《爱莲说》是周敦颐于南康郡时写下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荷花盛开,披霞戴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荷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浊。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四)听读欣赏,自读体会。

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边欣赏画面,边听,根据文中所描写美丽的景色,设计了一些与之相对应的美丽的画面,并配以优美的音乐进行朗读,使学生真正走到文章的意境中去,生才能真正的去体会、去理解、去品位、去感悟。学生与教师一起朗读,建立和谐师生的关系。

除此之外,让学生配乐读,两人互相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指导。学生互读时互相指导)

(五)、合作学习。

熟读课文之后,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同时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班上共同解决。

(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这一阶段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

(六)、探究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

(探究阅读时,从发现的角度处理课文,用审美的眼光去教学优美的文学作品,指导学生对课文的形象的塑造,表达方式运用、表现手法应用、布局谋篇技巧等内容进行“美点寻踪”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探究的内容,分三个梯度。 初步感知

这篇文章美在哪里?(学生默读并进行圈点,学生回答并互相补充,教师总结描写莲的形象美,语言美,情感美、表现手法。

深入理解:

1。文中怎样描写莲的形象美?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学生读书讨论,回答并互相补充。突破难点---托物言志。教师板书)

2.作者爱莲,仅仅是爱她的貌美吗?通过对莲描写要表现莲有哪些高尚品质? 3。写莲为什么还写菊花和牡丹? 4。语言美表现在哪里?

5。情感美、手法美表现在哪里?(学生读书讨论,回答并互相补充,教师适当启发。 课外延伸:

1.刘禹锡通过写“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古代文人墨客写莲的也不少,各自表达自己的感情。(学生把收集到的写莲花、写其他花草树木的古诗拿出来欣赏。


2。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花,运用托物言志或衬托的手法,(学生口头作文) (七).课堂小结:

本文用了119个字,调动了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描绘了莲花的美,表达了作者对莲的赞美之情,表明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读着这篇文章,我们不但感受到了莲花的美,语言艺术的美,还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美。读着这篇文章,我们不能不叹服周敦颐不但是个语言大师,还是个丹青高手。

(八)、课后反馈。 (九)作业: 1.熟读背诵

2.口头作文落实到笔头。写一篇300左右的字的短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f317218a1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