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2022-03-26 01:4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年前,回忆,十六

一,激趣质疑,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着你们胸前的红领巾,你可曾想到什么?它是国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又是怎样来的呢?正是这些革命先烈,为了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位革命先烈——李大

出示李大钊画像

同学们,对于革命先驱李大钊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及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你们可能都不太了解。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跟随作者一起回到那令人难忘的岁月,回忆那一幅幅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感受李大钊烈士的伟大胸怀吧!

板书:十六年前的回忆 2.提示课文题目。

同学们,本文的作者是李星华,她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大女儿。这篇文章是她于1943年在延安时写的一篇回忆录,当时正值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之际(李大钊牺牲于1927),所以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忆》。在回忆录中,作者把我们带到了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岁月。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们先来了解李大钊的生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3.播放李大钊生平及社会背景的录音。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913他东渡日本,出国学习,因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回国后,他又积极投身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

社会背景:1927,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兵进关,占领了河北、山东等地,迫害革命人士,当时笼罩着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46日被张作霖逮捕。李大钊在监狱中备受酷刑,却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28,军阀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二.自主学习。汇报交流

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标注自然段序号

3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重点回忆了哪几个方面?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学生浏览课文,根据提示自学,汇报交流,了解了课文内容,我们再来认识文中的词语。看看哪位同学读的好。

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最难写的一个词语写2遍。

同学们写的很认真,现在让我们走进文本去感受李大钊是怎样一位伟大的革命者?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请同学们按“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的顺序,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小组交流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

第一小组汇报:被捕前 第一小组汇报:被捕时 第一小组汇报:法庭上

使学生明确:

a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对革命高度负责的革命者。 b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临危不惧的革命者。

c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坚定沉着,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者。

从而深刻的理解,李大钊同志是一位忠于革命事业、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者。

2,在我们眼里,李大钊是一位卓越的革命者;在女儿眼 ,他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学生再读课文,理解汇报交流:最终使学生明确,在女儿眼里,李大钊是一个对孩子慈爱,以及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和力量的父亲。你能找出他给予亲人信心和力量的语句吗?

,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忠于革命事业、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者,同时,他又是一位对孩子慈爱,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和力量的父亲,这位革命者让我们敬佩,那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崇敬的心情再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 文学完了,但英雄的形象留在了我们心中,请同学们课下写一个片段,说说自己读完这篇文章,受到了哪些教育?你对李大钊又有何评价?



*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dce2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