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刷子李

2022-04-05 03:0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3、刷子李》,欢迎阅读!
刷子



辛寨镇中心小学教学设计表

班级 课题

五.2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吴素美 时间

课型

一课时 略读

23、刷子李

教学目标(三维表述)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包括教法、学法、学具、导学案等)

1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关资料。 课件

2.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同时阅读人物描写出色的文章,积累优美词句及写作方法。



时间 预设

复习激趣导入新课: 3

环节一: 1、同学们,在上一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他

们分别给你留怎样的印象?

课件展示

)的小嘎子

)的严监生

)的凤辣子

2、简介《俗世奇人》及作者导入新课

解题,明确学习要求 7

环节二: 1、读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指导阅读:根据“自读提示”,勾画要点,进行自学。

教学环节

环节三: 1、浏览课文,找找奇特之处:

(第一次)

积累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1、快速读课文,找出描写刷子李奇特的语句。用笔划划,找到一 处就用笔标上①,找到两处就标上②„„还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或词语20 来填( )奇,动笔吧,记录下你的感触。 学生自主阅读(快速浏览)自主找、划。 2)交流展示

规矩奇 动作奇 效果奇 2、浏览课文,找找出乎意料之处:(第二次)


1、刷子李刷出来的墙像“天衣”一样,吸引我们的眼球,可他的徒弟曹小三却无暇顾及,他最关心的是什么?(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找出曹小三搜索师傅刷子李衣服的句子。 2)、交流: ①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②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③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3、这三名话写出了曹小三什么样的心理? 4画曹小三的心理图示。 5、小组合作想象说话。

请你选择这三处中的一处用两三句话说出曹小三的内心感触,比比谁写得生动。这就要求你把自己当作曹小三,说出你心中最想说的话。 6、交流展示

观察分段,体会小说结构的“一波三折”

环节四: 总结“一波三折”

这是小说结构上的“一波三折”因为有了这个“一

波三折”,小说才会这么好看,真的要感谢作者,写出了这么精彩的



小说。希望大家今后在写人物的文章时,也学习这种写法。 谈收获

环节五: 1、那你们读了这篇小说,明白了什么呢?

2、你读到了怎样的刷子李?



5 3

环节六:

板书设计

达标训练

教学反思

课外延伸: 2 师:还想不想读这样的小说?从哪里读? 去看冯冀才的《俗世奇 人》书中所描述的情景,“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 观止。

刷子李

效果奇

规矩奇 动作奇

填写

起初曹小三对师傅的绝活一直( 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 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 最后知道那是师傅抽烟不小心烧出来的小洞时( )。这就是

上完这节课,细细咀嚼课堂细节,静静聆听其他老师的课堂点评,默默享受语文的每一份情怀,心里涌起的尽是感动。感动于学生的精彩表现,感动于同行们真挚的鼓励和鞭策。滴水瓣花总关情,点点滴滴到心头。反观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自感失误太多,每每想起,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我试图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环节。在设置教学环节时,我本着“以生为本”“贴着学生教”的设想,设计了“我来读――读精彩篇章,整体感知课文;我来品――品情节、人物、语言之奇绝”等教学环节,以期达到教学流程清晰、合理、紧凑的效果。

(二)以教材为根本,理清文章脉络。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说的艺术就是情节的艺术,悬念、波折是小说的精彩华章。而理情节往往是析人物、明主旨的前提。因此,我以“曹小三找白点”这个细节作为梳理情节的切入点,让学生找出与情节发展密切相关的几个带“然”的词(“果然”——“居然”——“竟然”——“忽然”, 以期实现使学生对小说的情节有一个整体把握的目的,进一步领会小说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情节魅力;深刻感受曹小三心理之变化、刷子李手艺之奇绝;在学生的个性解读和创造性复述中深入体会本色、津味之语言特色。

(三)以品析为手段,探究文本之奇。《俗世奇人》奇妙双绝,奇在人物,妙在故事和语言。那着一袭黑衣却不沾白点,那挥舞朴实刷子却悠然享受,那道出人生教诲却举重若轻,那守望平凡却追求卓越的刷子李令人暗暗叫绝。那曲折有致丝丝入扣的情节,那形神兼备出神入化的精湛描写,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的精妙语言也令人拍案称奇。因此,我认为品情节之奇妙、人物之奇绝、语言之奇美是文本的美之所在,也应该是教学的着力之处。

(四)以人物的双重解读为契机,使文章主题升华。人物的双重解读,即人生意义上的人物解读和文化意义上的人物解读。 这是一篇微型的民俗小说,人物的理解除了从自身个性魅力来解读外,还可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来解读。本课教学便基于以上认识展开。

美好的愿望不等于现实。这节课带给大家更多的还是遗憾:

(一)文本品读不够到位,浅尝辄止。如在理情节的过程中,虽然找出了几个“然”字,但并未让学生真正明白小说的一波三折,何为波,何为折等。静心思之,这堂课在“三个维度”——温度(教师情感的温热度)、广度(在主题的范围内旁延扩展)、深度(语文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深刻和恒久)的体现上,明显地感到了广度和深度的不足!拓宽备课视野,深化文本处理和加强课堂的厚重感是我需急补的课程!

(二)语言品味不够深入,蜻蜓点水。课堂上只让学生简单读了读,常常是以我个人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没有在品字上下功夫,品出其特色,品出其韵味,从而深刻解读带有天津烙印的刷子李的生命形态,挖掘人物背后的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蕴。对这一点,我自觉做的太肤浅了。

(三)学生走进文本时间太少,缓入早出。由此我真正明白:对文本的解读始终应是师生的第一要务。作为自读课,应该以学生自读为主,通过自主阅读文本有所悟,有所得。

(四)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教学艺术上的领悟之浅薄加之准备不足,以至于课件的操作失误、不能灵活的驾驭课堂由此我深知自己的课堂和高效课堂还相差很远很远,尚需百倍努力。

(五)课堂语言不够精练准确。尽管如此,我还是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美!那始终盈于课堂的融融的师生氛围、那含于同学眼中的真挚与热切,令我至今难忘。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还很稚嫩,我需要多请教,多探索,多实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b7467c02768e9951e738c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