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四 旅夜书怀教案

2022-11-08 02:1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四 旅夜书怀教案 》,欢迎阅读!
新沂市,江苏省,教案,语文,高中

旅夜书怀

课题 教学目标

旅夜书怀 杜甫

1、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联系高考有关考点,学会从意象、意境的分析和重要句子的理解等方面来鉴赏诗歌。 点拨、 交流



教师活动



一、解题,整体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提问】诗题往往反映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或基本结构,《旅夜书怀》正是如此。请结合注释①说说“旅夜书怀”的字面意思。

【明确】“在旅途之夜书写自己的情怀或感情。”

【提问】这个标题应该包括两个基本内容,即写诗人旅途之夜所见的景物和当时的思想感情。么,这两个基本内容相对应的是诗中的哪些诗句?

【明确】前四句写旅途之夜所见之景,后四句抒发诗人的感情。 二、诵读诗歌三四遍

三、揣摩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提问】首联描绘了“旅夜”什么景物? 【明确】“细草”、“微风”、“危樯”、“舟”。 【提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用诗句中的字词加以分析。

【明确】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提问】诗歌中用来形容景物的词语往往最能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请问,首联的“细”、“微”“独”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象江岸风中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学生活动

【点拨】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这两句诗是诗人用反语自嘲,也借此表达自己的不满。

【提问】尾联还是“书怀”部分,但并非直抒胸臆而是借景抒情,试分析情? 【明确】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个案调整

难点

对重要诗句的理解,鉴赏

课型

新授课

重点 教法



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情,你同意哪种看法?由。亦可另抒己见。

1




教师活动

(结合注释①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公元764年,杜甫从外地带着家人折回成都,投奔到好友成都尹严武的门下有这位好友的帮助,杜甫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却突然死去,杜甫顿时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只好离开成都。这首诗是他成都到重庆、忠县的旅途之夜写的。这时杜甫已经53岁,他一直都患有肺病和风痹,经常发作。一路上,他心情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是个尽头。诗歌的抒情方法不外是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首联写景正是为了抒情,寓情于景。诗人正是有这样的景况和遭遇,看到这些景物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处境的寂寞。) 【提问】首联写的是近景,颔联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明确】远景。也就是说前两联写景是由近及远。 【提问】“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一联,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 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你认为呢?

【明确】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写景雄浑阔大,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过渡】后两联是“书怀”,那么到底怎样“书”,我们一起来探究。

【提问】后两联的抒情方法有什么不同?

【明确】颈联是通过议论直抒胸臆,尾联是借景抒情。

【提问】颈联议论的是得名和当官的问题,请读注释④⑤说说诗人对这两个问题持什么态度? 【明确】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板书

作业 背诵全诗

学生活动

四、诵读诗歌,小结 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1、解读诗题,整体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揣摩诗歌的语言(注意形容词、动词和句式)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结合注释和诗人的有关经历突破难以理解的诗句。

五、拓展练习

2004年广东高考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个案调整

【明确】1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之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或孤清)意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bae7dc60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