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案

2022-05-28 02:04: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湖心亭看雪教案》,欢迎阅读!
湖心亭,教案

《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章基本内容,熟读课文。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扫除语言障碍,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想象,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教学重点】1、雪后奇景的赏析 2、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课型:讲授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名扬天下,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那么冬日的西湖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张岱去领略一下西湖冬季美丽的雪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板书湖心亭看雪) 二、知作者,解题

1、走近作者:(学生活动)

自读课文注解①,简要了解作者。 2、解题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三、整体把握课文

1.听范读,正字音,明确朗读节奏。 (师范读全文,生注音并初读课文)

2、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整体翻译课文。

教师提示:重点字词释义与一词多义分辨

是日,更定矣(这) 是金陵人(表判断) 上下一白(全) 长堤一痕(数量词)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有) 是日,更定矣(古时夜间的计时单位) 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 上下一白(白色)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里) 不复出焉(从这里)

3、齐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最能体现作者形象的词语。

②写景的句子

四、品读赏析 1.作者形象:“痴”。哪里能看出“痴”?

不寻常的环境:天寒地冻 万籁俱寂(“大”“三”“绝” 不寻常的时间:“更定”即晚上八点左右

不寻常的举止:“独往湖心亭看雪”


2.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间去赏雪?你能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他什么性格吗? 他到底要赏什么呢?

清高、孤傲、不同常人。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反映他拥有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

虽有舟子同行却犹如不存在,“独”字不仅写出了数量,更写出了张岱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反映了作者的孤傲清高的性格。

4.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雪景?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说说景物的特点及描写手法。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只用点线组合,高度抽象

白描是写作中一种描写的方法,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描写时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少用形容词和修辞,只抓住描写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作如实的交代。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以听觉写景,突出冬雪的寒冷威严

②写景的顺序:从整体到局部。在整体描写部分,又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在局部描写 部分,又采用了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 ③写景的角度:实写与虚写交融。(虚写舟、人,作者是站在整个大自然的角度来看待自身, 可见作者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 ④赏析量词:

“一”是最小的数字,也是最大的数字。这两句一整体一局部,对照鲜明。 “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 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显得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 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⑤“天与云、与山、与水”中的“与”是否多余?可以去掉吗?

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造就了天地苍茫磅礴浩渺的 大场景。连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有了一种动态的融

合美,如果去掉,“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孤立 起来。

5.“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这一惊叹虽发于二客之口,其实也是在写作者的心声。 6.遇客后“强饮三大白”,为何? (偶遇知音的欣喜,心热)

7.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为何不及姓名?

(都是客居他乡,勾起思乡之情。寄托自己对故国的思念) 8.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比“相公”到得早;铺毡对坐,准备久待;煮酒赏雪;见到“相公”甚为欢喜,拉着一起喝酒;更重要的是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时近年关。

五、拓展延伸:


(一)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描写手法

《湖心亭看雪》白描手法,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 《江雪》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表达情感

《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二)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2.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眼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 杨二嫂

3.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笔尖.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 六、作业

1、试着用白描手法描写你的同桌 2、背诵文中写景句

八、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1fe0b02b8f67c1cfad6b8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