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舟过安仁》 教学反思

2022-09-11 23:1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舟过安仁》 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安仁,古诗,反思,教学

《三读解内涵,微课拓外延》——古诗教学《舟过安仁》

之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组成部分,但因古诗凝练含蓄、意在言外、言约而旨丰的特点使得许多老师对古诗教学望而却步,本课教学中,我尝试改变古诗逐词逐句讲解的教学方法,运用白板课微课创设情境,引导读悟,注重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同体诗与古诗内涵的拓展延伸,以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古诗学习,发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升其鉴赏古诗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小结本课教学的亮点如下: 一、以读为主,在层次阅读中感知童趣。通过音读读正确---意读懂诗意---美读感童趣的有层次的、多种形式的读中,把握了诗歌的整体意思,感悟了诗歌的情感表达,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二、运用白板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读、思、议、悟、诵、唱中进入诗境,感知诗歌中的“儿童”形象。在创设情境、想象诵读中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感受诗歌中的“儿童”形象——孩童无忧无虑、充满童稚和奇思妙想的形象,感悟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及不泯童心,品味童年生活的情趣,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学习古诗的“三读,如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童心”

四、链接微课,拓展迁移,领悟童趣。在孩子们领悟了本诗描绘


的童趣之后,链接微课《杨万里的“童心”,走近诗人,感悟童心。在微课中,我将杨万里的“表现童真、童趣”的古诗进行了整合,注重了同体诗与诗内涵的延伸拓展,用微课引导学生“整合品读”其他优秀的描写童真童趣的诗歌,加深了对诗歌的喜欢,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在反思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1、教师“引导”过多,放手不够。如在“美读”环节,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在说“图画”中创设出“诗人的疑惑和恍然大悟”,但教师说的过多。2、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有重复和拖沓之语。

教学相长,而教后的反思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教学中不断充实自己,做到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21bc0745b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