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让古诗词教学更精彩

2022-04-08 13:1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背景资料让古诗词教学更精彩》,欢迎阅读!
古诗词,背景,教学,精彩,资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背景资料让古诗词教学更精彩

作者:李生华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5年第02

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既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文学素养,又可以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古诗词教学,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读、写的层面上,而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古诗的意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素养。通过了解时代背景资料,理解诗词含义则会让古诗词教学更精彩。

古诗词离我们的生活年代久远,学生和诗人之间往往会产生情感距离,理解起来不容易,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情趣也深受影响。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想准确把握古诗词的含义,就有必要联系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个人抱负等背景资料,让学生能读懂古诗词,理解诗词中的含义。教师如果不顾及这些就照本宣科开始讲古诗词,学生的情感就难以与作者相融产生共鸣,难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进而难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进行有感情朗读。我个人认为,只有把作品放在当时的背景中去理解,学习古诗词才会更切合学生实际。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诗人都是借诗抒情或借诗寓意的。我在让学生学习一首古诗词时,都要让学生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入地解读诗词的内容。如张志和《渔歌子》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不须归不是因为作者不能归,而是因为不想归。原本作者钓的就不是鱼,而是那份悠闲自在,表面看表达出作者对山水江湖、自由恬淡生活的依恋。结合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张志和因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转变期,因才华出众受肃宗李亨赏识,任命为待诏翰林,却不慎因事得罪朝廷被贬,不久又遇赦回到京城长安。安史之乱对他的思想和处世立身产生了消极影响。他看破官场,以奔丧为由请求辞官返家。因此,不须归还有作者不愿再次入朝为官的意思,更让学生品味出诗人高远、冲淡、悠然脱俗的意趣。

总之,古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古诗词教学更精彩,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 参考文献:

钱少洪.古诗词教学:要让文字活起来[J].教学与管理,20113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f55bda787c24028905fc3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