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背景资料的运用

2022-09-17 02: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教学中背景资料的运用》,欢迎阅读!
古诗词,运用,背景,教学,资料

古诗词教学中背景资料的运用

作者:邓小琴

来源:《江西教育C2020年第11

古诗词以精练的文字表达深厚的意蕴,常常言近而旨远,语言含蓄凝练,意味隽永,浸润着诗人的情感。教师要运用背景资料,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及相关的典故等,阐释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领悟诗歌的人文精神,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古诗的意蕴和精髓。笔者结合当下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及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背景资料的策略。

一、链接背景资料——晓诗人

古诗词的创作离不开生活,古诗词能反映现实生活,也能折射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诗词中有故事,诗词中有生活,诗词中有文化。学生不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就难以感悟古诗词中的精神和文化。因此,只有把古诗词和诗人还原至当时的时代背景及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把握古诗的意蕴。

例如,在《泊船瓜洲》教学中,教师首先链接作者王安石的人物背景资料,通过描绘王安石的人生轨迹,告知学生《泊船瓜洲》是作者第二次从家乡出发,在进京上任宰相的途中所写。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上路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心情……在一连串的疑问中开启这首古诗的学习。在体会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时,可以结合京口”“瓜洲”“钟山三个地方的地理位置,读出作者对家乡的不舍。教师要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走进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借助背景资料,学生看到了一个鲜活生动、有血有肉的王安石。教师通过链接作者人生经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更深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链接背景资料——悟诗韵

古诗词短小凝练却意蕴深厚,集中体现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折射出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倘若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人生经历不了解,则难以感悟诗韵。例如,不了解韩愈虽人过半百却事业有成,文学上卓有建树,人生春风得意,就难以体会《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传递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就不会了解春草所承载的力量和意蕴;不了解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学生也难理解杜甫在《春夜喜雨》中那一份发自内心的欣喜,那一颗心系百姓的拳拳之心;不了解李贺少年成名却家道中落,举仕无门,从军无路,潦倒一生的人生经历,就不能真正感受《马诗》中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更不能体会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链接背景资料,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距离,引起学生与诗人在心理上和情绪上的共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aa0cc0e9b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