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理论

2024-04-07 08:44: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效教学理论》,欢迎阅读!
有效,理论,教学

有效教学理论

现在提得最多的是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都是促成学生有所发展、能力有所提高。对于有效和高效课堂的理解说法不一,总的看法是学生掌握了知识,取得了家长认为的好成绩就是有效的教学,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的课堂。其背后就是老师的苦心教学和学生的繁琐的练习,为此所付出的艰辛的代价。思路不清概念模糊,对于教师的学习与运用是有误导的作用,必须予以澄清,加以认识。

何谓有效学习?反复练习、操练式的学习过程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前者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上;后者的学习效果体现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上。研究表明,操练式的学习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记忆能力具有明显效果,但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方面缺乏持久的动力,对于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也没有明确成效。与之相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操练是学习的同时,应当更加注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这就是有效学习的实质。有人曾经用九个字对有效学习进行概括。一是经验有效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之上;二是思考有效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这种思考并非机械地接受记忆,而是具有主动性和开放性,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三是活动这就是有效学习的基本形式,即学习过程重在学生参与活动,而非教师进行讲解;四是再创造有效学习不是纯粹的模仿,其关键在于创造。这就是有效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 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完成三个环节。首先是教师备课环节,即通常所说的备教材、备学生、教师要研读教材、做到心中有招数。

其次是实施环节,即教学设计中的诸多想法通过哪种方法方式实施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是评估环节,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课堂的评估,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师与,预案有没有达到,学生有多少收获,及教学环节中有哪些还有待加强。

当然,学生是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学习任务的主要对象,教师是诸环节的实施者。如何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其方法概括为激发兴趣、创设情境以及营造氛围三个方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301bc89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