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历史下第12课学案

2022-07-12 14:09:4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历史下第12课学案》,欢迎阅读!
年历,史下第



课题 12

课型 新课

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课时)

一、

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忽必烈建立元朝、水陆交通的发展、中外交往等基本史实际。

导学

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和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概括元朝在历史上的贡献

目标

探讨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重点 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难点 行省制度

(阅读课本66—67页)

1、蒙古族生活在 上, 统一蒙古。 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 ,建立蒙古国,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二、元朝的建立(本课重点阅读课本67—69页)

2、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 建立元朝,次年定 他就是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 灭亡。抗战派大臣 继续抗元。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 》。 3元世祖重视 治理 推广 开凿运河。开凿运河的目的: 粮船可从 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大都市。《 》描述了大都的繁华。

4、元朝在政治上实行行省制。目的: 。元世祖在中央设 ,在地方设 简称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首先开始于 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还加强了对 的管辖。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本课重点阅读教材69页)

5、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及作用:(此题写在课本69页标题旁边)

①汉族人开发边疆 ②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 ③黄河流域的 族和 族与汉族融合 ④新的民族—— 形成。

作用:(1 2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小组评价 评价人签字

识记基础知识】:认真识记上述预习知识,小组内抽背。 合作探究】:

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可以把要点提炼出来,帮助记忆,可以把本课内容归纳为三个年代、三个人物、三件大事。

练习反馈】

1、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业绩的是①统一蒙古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 3、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元朝 4、“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5、一位生活在元朝大都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到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从刘家港海运大米到直沽 D、到西藏经商受到驻藏大臣的热情接待


6、下列历史人物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赵匡胤 B、元昊 C、铁木真 D、忽必烈 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课,完成基础知识。 【课后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619e844bb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