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求诸己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2023-10-02 18:02:0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君子求诸己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欢迎阅读!
论语,注释,君子,原文,延伸

君子求诸己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1),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注释】

(1)求诸己:求,要求。诸,之于。求诸己,即反求诸己;哪儿做得不对,从自己内心去查找原因,要求自己做好,从而修正自己。 【翻译】

孔子说:「君子哪儿做得不对,会从自己内心去查找原因,要求自己做好,从而修正自己;小人则是向外去查找原因,要求别人做好。」 【评析】

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多回过头来检讨自己的过错(反躬自省)而少责备别人,就能远离怨恨了。如果世人能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勤于改正自己的心性缺点,管好自己,碰到什么不如意事,就不会一味地往外推责任、苛求别人、管别人,反而会体谅别人、宽恕别人。这样自然能减少很多纷扰和怨恨。

发生冲突矛盾、出现麻烦事,为何要找自己的原因、修正自己呢?其实冷静地想想:真有心要升华自己的话,从千变万化的人情世故中,抓住不如意事发生的瞬间,去领悟因果关系,不也是绝佳的、难得的机会吗?就算不是我们的错,养成「凡事先找自己的原因」这样的习惯也是自我负责的态度。

但绝大部分的不如意事,都有自己的原因在里面,更多的是表面意识不到的深层原因,如果没有深入查找自己的修养,怎能发现不足、修正自己呢?自己的身体、精神难道不是个小世界吗?难道不是归自己管着的吗?那么自己遇到不如意事必有原因,怎能说没有自己的原因呢?自己思想意识中的不足,支配着偏差的言行,造成不好的结果,这其中的因果报应,就是自己修养的不足造成了不如意事。小人欠缺查找自己的修养,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当然就会盯着别人的不足,一味地要求别人了。 【延展】


1、想想自己遇到不如意事的第一反应,是习惯盯着别人的不足,查找别人的原因,或者是先查找自己的原因呢?果还做不到「求诸己」,想想看应如何扭转这样的惯性反应和根深蒂固的观念?

2、现在有许多人无法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习惯推卸责任,学校想培养学生自我负责的态度,也常感到很困难,想想看:为什么要不重德的人自我负责,是那么遥不可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dae1fff2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