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亦有恶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2023-01-14 23:27: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君子亦有恶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欢迎阅读!
论语,注释,君子,原文,延伸

君子亦有恶

【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1)?」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2)者,恶居下流(3)而讪(4)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5)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6)以为知(7)者,恶不孙(8)以为勇者,恶讦(9)以为直者。」(《论语·货第十七》) 【注释】

(1)恶:音「物」,动词,憎恨、讨厌。 (2)恶:音「饿」,罪过、不良的行为。 (3)下流:品格低下。

(4)讪:音「擅」,毁谤、嘲讽。 (5)窒:阻塞,指固执不明理而阻碍难行。 (6)徼:音「交」,动词,抄袭、窃取。 (7)知:同「智」。

(8)不孙:孙,同「逊」。不谦恭、不恭敬。 (9)讦:音「节」,揭发、攻击别人的隐私或缺点。 【翻译】

子贡说:「君子也有讨厌的事吗?」孔子说:「有讨厌的事。讨厌称赞别人罪过的人,讨厌品格低下而毁谤居上位的人,讨厌果断勇敢却固执不明理而阻碍难行的人。」孔子说:「赐,你也有讨厌的事吗?」子贡说:「讨厌窃取别人的而自以为聪明的人,讨厌不谦恭而自以为勇敢的人,讨厌揭发、攻击别人的隐私或缺点而自以为正直的人。 【评析】

什么是君子所讨厌的呢?其实就是背离道德的种种错乱、心病,起因于种种情欲、执着心,归根究柢,就是为私为我。为私为我能使人一下子陷入小小的思维和时空的框框里,当然也就没有自知之明了。自私自我的人能觉察的感


觉、认知、思想意识都薄弱细微得可怜,所以极为无知、自以为是而又争争斗斗,这也许就是较低境界生命的通病,也是道德低下的时代,社会人心的特征。君子为人树立堂堂正正的典范和风貌,讨厌种种不道德不是情绪的反应,是教人善恶分明、认清好坏,因为君子就是要表现正的、为人着想、善待他人。

君子看重道德修养,从善如流,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善与恶、好与坏,能有比较清晰明确的认识。其实在道德败坏、社会混乱的今天,君子能有几人呢?在社会的大染缸中,许多人都把为私为我的人心变异,当作是绝对正确的,其实推想一下:把为私为我错的恶的表现当作是对的善的,当作是绝对的正确,这本身自己的心思是不是就是矛盾的根源?以为私为我为动机本身是不是就能误解感官和认知的讯息?是不是就能导致错觉、假像、精神错乱和身体的疾?其实道德修养只是「应该」,是人所需要的,人就应该堂堂正正地活着,讲道德、讲修养并非是个人的好恶选择或追求。 【延展】

1、「君子亦有恶」,君子之恶,只是名正而言顺,说真话而已,不带个人的怨恨情绪,而且富有教育价值。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以为私为我的心去听去想,往往在思想意识中就能对人产生误解、错觉等。

想想看:这个世界上真人、真心、真话、真事多不多?是不是顾虑情面、怕得罪人、掩盖事实、歪曲误解、狂妄自大、不纯不实、诈骗假货这类东西比较多?为什么这些不真的东西能大剌剌地存在?为何许多人为私为我而不敢说真话,还觉得君子说真话很奇怪呢?

2、不习惯说真话,不敢发出正义之声,是社会人心、道德崩溃的前兆,君子不会这样在阴暗中苟活着,他会堂堂正正地活着,善恶分明,而且还会设法让人们也能分清善恶好坏,最好的方式,就是说真话。

想想看:如果一个社会听不到真话,将有多少人无法区分善恶、好坏,多少人将一味地追随掌权者,他们将做错多少事,造下多少罪业,多少人将跟着掌权者葬送自己的未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e947e69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