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途径

2022-10-18 00:5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舞蹈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途径》,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融合,舞蹈,途径,教学

舞蹈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途径

【摘要】舞蹈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形式,从诞生以来,舞蹈就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发展至今,舞蹈已经衍生出很多独立的门类。舞蹈教学也因此逐渐细化,更加注重技巧性与观赏性。但是,不论舞蹈艺术怎么变化,我们都应不忘初心,铭记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艺术震撼,注重现代舞蹈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关键词】舞蹈教学;传统文化;舞蹈教学;文化融合 一、传统文化对于高校舞蹈教学有深远影响 (一)传统文化素养是学生进行舞蹈学习的基石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学习技能的周期缩短,步伐加快,很多教育至已经演变成竞速教育高效成为很多学习者的追求目标,教育的方法技巧已经有取代教育实际内涵的嫌疑。高校舞蹈教学是一个特殊的教学时期,学生已经离开义务教育阶段,开始了更加自主的专业教学阶段。学生更加崇尚自由、自主思考。教师如果能在学生进行舞蹈学习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将有助于学生正确树立学习目标,真正习得舞蹈真谛,而不是单纯停留于动作、形式。 (二)传统文化是学生理解舞蹈内涵的基础

音乐相同,舞蹈亦有其发源地、发源背景、文化背景,这些背景或多或少都与传统文化有关。在学生进行舞蹈学习的时候,舞蹈的背景介绍将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舞蹈所表达的情感,动作所抒发的心情,为学生的舞蹈注入灵魂,使其不仅具有专业的动作,更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内涵学习是在进行扎实的基本功学习之后最应该重视的部分,一位学生对于其学习舞蹈内涵的理解决定了其能够演绎的高度。

二、高校舞蹈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从思想入手,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触变得越来越少,很多学生只是单纯地对古风有肤浅的了解,对于传统文化是什么,包含什么,有什么样的精神,并没有深入地研究。这主要还是因为学校对于传统文化的强调并不到位,学生不能从思想层面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自己学习舞蹈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让传统文化与高校舞蹈教学实现有效融合,就必须在思想上让学生与教师摆正传统文化的地位,为其讲解、传授传统文化对于舞蹈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单纯的学习专业程度方面的影响,更多的其实是对于自己学习态度、心境等方面的微妙的影响。这些作用也许不能立竿见影,但一旦形成习惯,必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开展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去探究传统文化对于舞蹈学习的影响

仅仅是思想层面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每一种理论都需要亲身实践,才能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发现与自己情况相适应与不相适应的点,去粗取精为自己所用,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与舞蹈教学的融合,不仅仅要从思想角度让学生和教师摆正位置,更要鼓励开展各项活动,督促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真正体会传统文化对于舞蹈的影响,进而自发的探寻传统文化与舞蹈的融合途径。首先,以在高校设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宣传窗、广播节目等。这些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可以为学校营造一种蕴含传统文化底蕴的文化氛围,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进行相关的比赛、活动也是非常有用的。可以举行传统乐曲编舞大会、民


族舞蹈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督促学生自发地进行研究,研究传统文化如何与自己学习的舞蹈知识完美融合。只有学生真正开始思考传统文化与舞蹈的联系并将其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舞蹈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才算真正绽放光芒。 (三)对学生进行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

各种活动终归只是进行文化熏陶的手段,真正的传统文化课堂才是学生进行思考、感悟、思辨、提升的最佳途径。高校在惊醒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时穿插传统文化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是与学生本身学的内容相关的,比如,学生在进行民族舞蹈学习的时候,可以穿插与该民族有关的课程内容;学生在进行外国舞蹈学习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诸子百家的观点去探究这些舞蹈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必要时,可以申请专业教师进行助教。 三、结语

舞蹈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自它诞生起,就与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搞笑舞蹈教学中,与传统文化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思想教育,摆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教学中穿插专业的传统文化讲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这些都是搞笑舞蹈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蒨蒨.新时代人才培养之舞蹈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向——以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为例[J].艺术教育,2018,01:39-40.

[2]薛一村子.情感的力量,舞蹈的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情感的教学[J].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1:344-34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6541fe6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