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顺 古诗声韵之美一

2022-09-05 00: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徐健顺 古诗声韵之美一》,欢迎阅读!
徐健,声韵,之美,古诗

古诗的声韵之美(一) 开口音与闭口音

徐健顺



语言是什么?归根到底是一种声音。孔子说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文字是无法完整地记录语言的。可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经常是把语言只当文字来教的,只从字面的意义上进行分析,加上社会背景、意象、结构等等,很少把语言还原成声音来进行教学。而实际上,汉语的古诗文,恰恰是吟咏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恰恰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很多话,看着挺顺眼的,一读出来,就拗口了,更别说吟诵了。所以古人非常重视声韵在表达涵义方面的作用,汉语古诗文的涵义离开了声韵就不复存在。

怎样从声韵方面分析古诗文呢?这要首先对音韵学和诗词格律有所了解。声韵表达涵义的方法也很多,篇幅所限,一次只能介绍一两种。这里先介绍一种方法:开口音与闭口音。

古代有“四呼”的说法,把韵腹分别是ɑ、iu、ü的字音称为开口音、齐齿音、合口音和撮口音。这对于细致的声韵分析很重要,但是我们做一般的古诗分析,就不需要这么细致,只要能区分开口音与合口音就行了。所谓开口音,就是以ɑ、o为韵腹的音,所谓合口音,就是以iu、ü为韵腹的音,以e为韵腹的音介于两者中间。

开口音的发音响亮,多用来表达开阔、明朗、有力的情绪,闭口音的发音低沉,多用来表达细腻、悠长、低沉的情绪。分析古诗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诗中的开口音与闭口音的排列关系。

比如陆游的诗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开口音为主,气象阔大,第三句转闭口音为主,前两句的开阔至此转为深广的忧愤,最后一句又转为开口音,一下子爆发,如高声长呼,尽抒悲愤之意。这就是古诗的起、承、转、合,古诗的第三句的处理往往是最重要的。

再比如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也是同样的规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古诗都是这样的。开、闭口音的使用是很有很多方法的。

诗歌如果开口音和闭口音相间排列,吟诵起来自然会一开一合,婉转往复,仪态万千。 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在28个字中,有15个字是以ɑ、o为韵腹的开口音,奠定了整首诗明朗的基调。其余13个字是合口音。这些字呈相间排列,吟诵起来音韵起伏跌宕,显得十分张扬。再加上“一日”“不”几个入声字的使用也是适到好处,这种短音的顿挫正表现出了词意。数字的对比也起到了衬托的作用。这首诗之所以为千古佳作,与它的声韵之美大有关系。

如果诗歌中的开口音和闭口音是几个一组的,声韵的节奏单位自然拉长,吟诵起来就会悠长绵远,声韵流畅。

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用字音的情况,两联都是闭——开——闭。四五个开口音或闭口音的字连在一起,结果吟诵起来就会口型变化少,更为悠长抒情。由于其中开口度大的字在中部集中出现,上韵字的反复出现(除了押韵的地方外还有两处,另还有两个仄声字是同样的韵母),使得这首诗读来不像字面意思那么凄凉,而是意境开阔,所以愁思也就超越了眼前,有感慨人生之意。这首诗开头用了两个入声字,决定了整首诗的气氛,结尾又出现入声字,而中间却完全没有入声,这些安排也与诗意的收放有密切的关系。


古诗是吟诵出来的!古人反复吟咏,满意了才会记录下来。吟诵的时候大部分音都会被拉长、放大,声韵的意义就凸显出来。所以古人都知道使用声韵来表达涵义。为什么有些诗千古流传?除了内容之外,一定是因为这些诗的声韵优美,因为后世传诵这些诗的人,也是吟诵的!吟诵时拗口的诗,自然难以流传下来。现在,因为我们都用西方的朗诵法来诵读古诗,这些开、闭口音的技巧,声韵之美等等,自然都湮没在朗诵的短促口语之中了。要怎样才能重新体会到古代诗人们的良苦用心?怎样才能恢复古诗的声韵之美?只有吟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dd7701b52acfc789ebc91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