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2022-05-26 20:07: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气球,窗前,反思,教学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窗前的气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组以“关爱他人”为专题组织教材内容,《窗前的气球》是其中一篇叙事性文章,主要表现同学之间的友爱。课文以科利亚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讲述了科利亚生病住院,米沙和同学用气球给科利亚带去问候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在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同学之间真挚的情谊,让人读着倍感温馨。文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心童趣,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练习朗读、体会真挚情感、拓展想象的好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实践着自己多年来一直所信奉的教学理念,凸显了两大亮点: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低段教学的重点:识字与写字。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低段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识字与写字。因此我把识字与写字作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予以落实;课程标准又倡导自主、合作、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这是目标达成的过程和方法。于是我在课时的前半部分,让学生合作着识记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形式丰富多样。例如,同桌互相合作,把认识的词语读一读,读对了,翘起大拇指夸夸,读错了,相互帮助,这样在自主合作中认识了生字。再如,我采用同桌交流——全班汇报的形式, 成功组织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学生非常有兴趣,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说出了许多好方法,培养了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语言的规律。例如,出示本课中有特征性的词语“叽叽喳喳、摇摇摆摆”和数量词“一张小脸、一角天空”等,让学生自己发现语言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识字与写字应紧密结合,读完数量词,我就进行了书写指导,达到了巩固和运用的目的。 2、始终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语文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把最基本语文学习方法进行了提炼。例如,在初读课文环节,我就针对二年级低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提问:“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遇到难读的句子怎么解决?”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借助拼音可以帮助读准字音,句子读正确、利。在低段养成倾听的习惯尤其重要,因此我旗帜鲜明的要求学生在其他小朋友


朗读的时候,要捧起书本,眼睛看着课文,耳朵认真听,边听边想。如果每节课都能这样坚持不懈地训练,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

课堂评价是方法指导的好时机,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当学生找到了重点句时,我马上进行鼓励:“你真了不起,找到了关键的句子”。虽然是低段学生,但这样的课堂评价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阅读时,可以找重点句进行感悟理解,长此以往的训练,学生就能非常娴熟的运用找关键句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阅读能力,为中段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本堂课,我进行了扎实有效的识字与写字教学,落实了教学重点,但也出现了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课堂节奏拖沓,语速过慢,各个识字环节之间的操作不够紧凑,顾此失彼,致使课堂教学不够完整和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恰当的把握课堂节奏,做到语言简练,环节紧凑,语速适中,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25dc15ae0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