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一附中2018年高中自主招生语文试卷

2022-08-10 09:15: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华师一附中2018年高中自主招生语文试卷》,欢迎阅读!
附中,试卷,语文,自主,高中



华师一附中2018年高中自主招生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 .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国有名士,弱冠之年动天下;梁木qing )天,二十九载谱传奇。从世界冠军到世界冠军的教练。 刘国梁续写了中国兵乒球队独孤求败的神话。他身体力行,把国兵精神传递给了每一位弟子,让国兵队成为令对手闻风丧胆的常胜将军。他还大力推行兵乒球文化,让兵乒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球”,既风mǐ( )全国,又扬名世界。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这一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 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 (冯骥才《夕阳透入书房》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__着中华名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名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名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人民日报》评论《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

3)昨天晚上,我走过校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远处的蛙鸣_深夜的沉寂,黑夜仿佛凝结了起来,能摸得找,捉得住。 (季羡林《春满燕园》

A.映射 积淀 打破 B.投射 积淀 划破 C.映射 承载 划破 D.投射 承载 打破 3.哲学家普遍认为,最可靠的是理性,理性是知识的源泉。”将这句话还原到文段中的位置,最恰当的一处是( 2分) A 我以为,“不求甚解”的内涵,是读书问题上的理性精神。B 理性,一般指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进行思维的活动或能力,理性思维是借助逻辑的力量穿透事务的现象和表层直抵事物内核的思维。C 黑格尔说,理性是一种具体的辩证的思维,只有理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D 当我们力主中国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当“科学精神”成为关键能力中至为重要的“核心元素”倡导并积极鼓励阅读过程中片刻不可分离的理性,质疑和批判思维,可以说比什么都重要。

(选自严言《对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求解》 4.请在下面文段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古诗文名句。4分)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月亮”是众多诗人借以表达情感的意象。诗人们借月抒怀,表达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诗仙”李白在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谪后,写下了“我寄愁心与明月,1 ”的千古名句,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慰藉;“诗佛”王维隐居山林,用“(2) ,清泉石上流”的诗句描绘了清幽的环境,表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惬意;“千古词帝”李煜身陷囹圄多年,借“3 ?往事知多少”的词句,含蓄的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绝望;东坡居士在丙辰中秋之夜,不禁质问圆月:“不应有恨,4 ?”表达了对弟弟子由得思念之情。

.阅读理解。(共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

笔公古弼

上谷民上书。言苑囿①过度,民无田业,乞减太半,以赐贫人。弼览见之,入欲陈奏,遇世祖与给事中②刘树棊,志不听事。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乃起,于世祖前摔树头,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殴其背曰:“朝廷不治,实尔之罪!”世祖失容放棋曰:不听奏事,实在朕躬树何罪置之!弼具状以闻。世祖奇弼公直,皆可其所奏,以丐百姓。……




世祖大阅,将校猎于河西。弼留守,诏以肥马给骑人,弼命给弱马。世祖大怒曰:“尖头奴,敢裁量朕也!朕还台,先斩此奴。弼头尖,世祖常名之曰“笔头”是以时人呼为“笔公”。弼属官惶怖惧诛,弼告之曰:“吾以为事君使田猎不适盘游,其罪小也。不备不虞???訛,使戎寇恣逸,其罪大也。今北狄孔③炽,南虏未灭,狡焉之志,窥伺边境,是吾忧也。故选肥马备军实,为不虞之远虑。苟仗国家有利,吾何避死乎?明主可以理干。此自吾罪,非卿等之咎。”世祖闻而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节选自《魏书·古弼传》 【注释】①苑囿:古代养禽兽的园林,多为帝王游猎之处。 ②给事中:官名 ③孔:很,十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其所奏 可:同意 .下床 掣:拉 B.皆可C.为不虞之远虑 虞:忧虑 D.非卿等之咎 咎:过失

2.下列对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A.不听奏事/ 实在朕躬 /树何罪/ 置之! B.不听/ 奏事实在朕/ 躬树何罪/ 置之! C.不听/奏事实在/朕躬树何/ 罪置之! D.不听奏事/实在朕/躬树何/ / 置之!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古弼为民请命。百姓反映皇家园林占地过多,请求减其大半土地赏赐给贫苦人家耕种,便入宫奏请皇上恩准。

B.古弼生性刚直。他敢于违抗皇帝的命令,把健壮的马匹给年老体弱的人,并说这样做是为了国家。

C.古弼深谋远虑。他忧虑北方敌军气势很盛,南方强敌未灭,敌人窥伺边境,所以重视军备,以防不测。

D.古弼终获好评。他在皇帝面前动手打人,皇帝反而认为他很正直;他违背皇帝的命令,皇帝知晓原因后称其为国宝。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在汉语。4 1)朝廷不治,实尔之罪! 2分)

2)吾以为事君使田猎不适盘游,其罪小也 2分)

.写作。30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898-----戊戌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新界被强占,胶州湾被强占,澎湖列岛被强占……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

2018------戊戌年,新年伊始,鸿篇巨制《厉害了,我的国!》震撼问世,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中国制造引领世界科技,影片振奋人心!G20峰会,金砖会议,博鳌论坛……中国在国际社会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臻重要!

120年的风雨历程,120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你有何联想和感悟! 请自定立意,题目自拟,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遍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章中不得透露本人的姓名和校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17082d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