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辨惑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2023-01-14 23:27: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崇德辨惑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欢迎阅读!
论语,崇德,注释,原文,延伸

崇德辨惑

【原文】

子张问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3),徙义(4),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5)”(《论语·颜渊第十二》) 【注释】

(1)崇德:提高道德素养。

(2)辨惑:辨明迷惑、破除迷惑。提高道德素养可以辨明迷惑、破除迷惑。 (3)主忠信:忠诚、信守着主掌一切造化的道理。

(4)徙义:徙,迁移。向义迁移,按义去做。指归正自己不合道德的思想言行。

(5)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的最后两句。原意为: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注:此二句虽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但不是本文的焦点所在。) 【翻译】

子张问如何提高道德素养、破除迷惑。孔子说:忠诚、信守着主掌一切造化的道理,归正自己不合道德的思想言行,这就是提高道德素养。而爱起一个人来,就希望他活得好(不能没有他),哪一天不合自己的心意了,厌恶起他来了,又恨不得他死去,就这样一下子既要人家活,一下子又要人家死,就是迷惑。正如《诗经》中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评析】

情迷和理智好比黑夜和白天。明理的人看清所在境界一切的原理,当然会依理而行,不会让自己偏离所在境界的道理的,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很简单,不会有自己另一套标新立异的想法。情迷的人恰恰相反,对于所在境界的一切都可能产生执着、好恶之情,从中自己产生了二元对立的无理分别,生出种种复杂、怪异的想法,以至于走入极端、黑暗、矛盾中,偏离所在境界的道理,而掉到更低的境界中。因此情迷的人,对于许多道理总是大惑不解,就像是人在黑暗中看不清周遭环境中的一切。生出一些不必要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好恶等种种情。从情迷返回理


智,是一个返本归真、升华心性的过程,唯有舍弃种种执着和欲望,忠诚、信守、学习正道,归正自己的思想言行,才能活得越来越明白,越来越轻松自在。 【延展】

1、为何提高道德素养可以破除迷惑?当我们困在迷惑中时,应该在具体的问题中想解决的办法好呢?或者应该想着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比较好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18af6587e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