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寂静的春天

2022-12-04 08:1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报告-寂静的春天》,欢迎阅读!
寂静,春天,报告,读书

《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雷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1907527日-1964414日),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但她是以她的小说《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引发了美国以至于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蕾切尔·卡逊1907527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泉溪镇,并在那儿度过童年。她1935年至1952年间供职于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鱼类及野生生物调查所,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环境问题。在此期间,曾写过一些有关海洋生态的著作,如《在海风下》《海的边缘》和《环绕着我们的海洋》,这些著作使她获得了第一流作家的声誉。



内容简介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

你若有心去翻阅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你将会发现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这就是说,环境保护在那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确实,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这儿,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

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者,她是否知道她是在向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会传统挑战?《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之后,她心力交瘁,与世长辞。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1962年出版。这本书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6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停止沙城农药厂的DDT生产开始的,而后全面禁止了DDT的生产和使用。

读后感

1962 年蕾切尔·卡逊在美国出版《寂静的春天》,引发关于DDT其它化学物质污染的大争论。在《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出版以前,DDT被滥用,人们的脑中没有环境保护的概念,还愚蠢地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和主宰者,一心只想着如何征服自然,对环境造成影响却没有人去关注,除了少数的人和这本书的作者


蕾切尔·卡逊。蕾切尔·卡逊用她的文字,用她的心血,用这本《寂静的春天》来向懵懂无知的人们提出警示,发出呼告,让人们去认识他们引以为傲的发明物—DDT的危害,让他们明白自然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力量。

1969年美国开始限用DDT等农药,发布《国家环境政策法案》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不可分割被广泛认同。1985年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与19879月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对臭氧层的保护。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912月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这对温室气体的关注无不是对环境的保护,也是人类的自救行为。

我们从适应自然,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慢慢地将自然界掠为己有,甚至以战胜自然相标榜,向自然界贪婪地索取,将自然环境肆意破坏。环境保护在现代社会中从人类蔑视到注意再到重视的过程中,也就是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们人类从蒸气机时代开始就在大面积破坏环境,尤其是工业革命、两战时期及近几十年的工业社会。而直到近几十年来环境保护才逐渐被大家所关注。毕竟环境保护的核心可持续发展恰恰就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环保。所以这种着重于长远利益的方法,向来都很难被大多数只看中眼前利益的人们所接受。即使直到现在,我们明知杀虫剂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破坏生态平衡,但却还在大量使用。

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人们真的不怕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是人的贪欲和侥幸心理在作祟。一方面,眼前带来的经济利益比起长远的环境效益更能刺激人们,对于人的贪念更具有吸引力。在以环境为代价得到的经济利益面前,人们妥协了,选择了接受物质享受。人性中的自私使他们只为本身利益,不顾他人甚至是后代。另一方面,大多数人的侥幸心理安慰自己说,并没有那么可怕。而当一次次的环境灾难发生在眼前的时候,他们又安慰自己说,那是自然现象,并不是使用化学物品的缘故,并不是环境的污染导致的,并不是我们的错。所以,人类在侥幸心理下仍安心地做着破坏着环境的事。除此以外,人们对于生命的错误对待也是原因之一。人们认为植物不及人类重要,动物不及人类重要,我们喊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但是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也是其他动物的家园。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地球,我们只是地球的使用者,而不是主宰者。我们没有足够认真地审视与我们相同的生命个体。

春天,本来是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季节。春天里,永远不应该是寂静无声的,尤其是在春天的田野上。可是,从某一个时刻起,仿佛是在一瞬间,在春天里就不再听到燕子的呢喃,黄莺的啁啾。春天的田野,变得寂静无声了。这样不寻常的春天,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对,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才使我们的春天变得如此寂静而荒凉。农药的危害,我们很在就知道,但那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知道这本书——Silent SpringRachel Carson告诉了我们一个残忍的事实,描绘了一幅触目惊心的画面。她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强烈地震害了我们。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活,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农药的使用,让我们的明天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药的使用量是一个鲜红而刺目的数字,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子的。我不禁会想,荣是这样持续下去,我们的土地还可以支撑多久,我们的世界还可以支撑多久,我们的春天,还可以热闹多久。人们说,塑料袋是最糟糕的发明,农药又何尝不是呢?诚然,农药的使用使得我们不必再担心我们的农作物因为虫害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e835158171fe910ef12df86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