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解读孔子的祭祀观

2022-04-04 09:00: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论语》解读孔子的祭祀观》,欢迎阅读!
论语,孔子,祭祀,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论语》解读孔子的祭祀观

作者:刘美君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08

[ ] 文本是被理解的给定之物,不同的读者对于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作者对文本的理解并不能超过文本,而是在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其的解读以及环境等各方面形成作者的解读。本人通过对《论语》中有关祭祀的理解,认为孔子的祭祀观包括严格遵守祭祀礼仪的外在细节、注重内在投入的真情哀思以及祭祀在国家治理的作用。同时,从孔子的祭祀观中也可以看出孔子的阶级等级观念。 [关键词] 论语;祭祀观;文本解读

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对于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目的在于祈求神灵的庇佑和免除神灵的责罚,神具备了超人的力量,成为人的主宰,因此,这时的祭祀是人们祈祷乃至报答神灵的重要意识。然而,孔子的祭祀观却与之不同,更多的是表达对往生者,特别是祖先的恭敬,身怀哀痛,缅怀故人。在孔子的祭祀观中更多的融入了的观念,认为父母的养恩不可以忘记,必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的时候,必须尽最大的孝道,而父母往生时更是必须恭敬的祭祀父母。 一、重视外在细节

在《论语·泰伯》篇中有这样的表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其意思是孔子为对禹没有批评了,他自己吃得很坏,却把祭品办得极丰盛;穿的很坏,却把祭服做得极华美;住的很坏,却把力量完成用于沟渠水利。从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讲究祭祀礼仪的细节,对于穿着、礼器、祭祀品、时间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时间方面上,孔子非常强调三年之丧,他认为孩子生下来三岁才离开父母的怀抱,我们从父母那得到了不止三年的爱护,因此守孝三年是儿女在父母死后必须做到的事情。一次孔子的弟子宰我对孔子说到:父母死了,服丧三年,为期也太久了。君子三年不行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失传。旧谷吃完了,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用了一遍,一周年可以结束它了。子对其进行了严重的批评,并且告诉他,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甘美,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也不感到舒适。在我看来,这所谓的三年之丧并不仅仅只是这三年之内的恪守孝道,而是一生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宰我连三年守孝都做不到,这是对父母的不敬不孝,也是祭祀礼仪的破坏。因此,孔子才会对其进行严重的批评。 孔子在祭祀的时候讲究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即在进行祭祀的时候,必须洁简自己的衣食与生活行为。在进行祭祀前为了要洁净自己,必须进行沐浴;在沐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68dc2831b765ce050814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