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舟过安仁》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3-02-01 13:0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下《舟过安仁》教学设计及反思》,欢迎阅读!
安仁,五下,教学设计,反思

五下《舟过安仁》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下《舟过安仁》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下《舟过安仁》教学设计及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读通

1、理解题目的意思。

2、学习生字。出示“篙”“棹”二字,猜猜它们的意思,然后出示图片进行理解,并指导书写。

3、自由读。要求吐字清晰,声音饱满。 4、指名读。教师随机指正,同桌互相检查。 二、读懂

1、方法。(看图、联系上下文、看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等) 2、尝试。自己读古诗,说说没句诗的大意。

3、检查。指明学生讲述当时发生的事情,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讲述。 4、对读。老师将诗歌的大意,学生朗读对应的句子。 三、读变

这首古诗,还可以变一变: 一叶渔船两童,收篙停棹船中。 怪生无雨张伞,不是遮头使风。 一船两小童,停棹坐船中。 无雨都张伞,不遮头使风。 两小童,坐船中。 都张伞,是使风。 两童,船中。 张伞,使风。

促成张力:猜猜看,还能变吗? 一叶渔船两个小童,


收篙停棹端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要张伞, 不是遮头而是使风。 四、体验

1、话说当年,诗人杨万里划着小船路过安仁这个地方。万里晴空,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啊!忽然,看到一叶渔船,船上坐着两个孩子,撑着一把雨伞。诗人纳闷了?你们猜猜:他在想什么呢?

你能读出诗人的疑惑不解吗?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2、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迎面吹来阵阵凉风,河边的芦苇迎风飘摇……噢,原来是这样啊,诗人恍然大悟。他明白了什么呢?

你能读出诗人恍然大悟的感觉来吗? ——怪生无雨要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扬万里看到这一切,内心的兴奋,溢于言表啊!他为何这般兴奋啊?(为自己的发现,为小童的聪明、顽皮)于是,他心潮起伏,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古诗——《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要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五、积累 1、背诵古诗。

2、读一读《牧童》,看看诗中的牧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学反思】本诗的.教学,我先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体会那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然后再让学生想象画面,体会当时的情景,反复吟诵古诗。一.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尝试学习,先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在将初步理解的词语放到句子中试着讲讲句子的意思.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二.在理解了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根据课本提供的画面,说说全诗的意思.在说的过程中,看看他们是否把诗意理解正确.这样来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f58842575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