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创作背景及赏析

2023-11-02 15:0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创作背景及赏析》,欢迎阅读!
饯别,宣州,赏析,创作,背景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创作背景及赏析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行留; 乱我心者,今天之日多烦恼。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能够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发散弄扁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的天宝十二载(753年)。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到达长安,任职于翰林院。天宝三载744年),因被谗言击中而走开朝廷,心里十分气愤地从头开始了遨游生活。大概是在天宝十二载(753年)的秋季,李白到达宣州,旅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至此,很快又要走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摆宴送别。



李白要送别的李云,别名李华(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随侍御叔华登楼歌》),是当时有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特意负责校正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不是族亲关系。天宝十一载(752年)李云任




督查御史。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中记录:



“(天宝)十一年拜督查御史。会权臣窃柄,贪猾当路,公入司方书,



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为肃。”可见李云为官的刚正、清正和



不畏显贵。这首诗是在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



白为之饯行而作。



赏析:



本诗名为“饯别”,却重在咏怀。对饯别情形,诗人仅以“长风万里



送秋雁,对此能够酣高楼。”两句带过,而以大批笔墨抒写自己对理



想的追求及其在现实的深重压迫下心慌意乱、愁怀不解而想归隐江湖



的意向。此中固然不无闪避现实的悲观要素,但的确也表现出作者有



志难伸、怀才不遇、不折服于现实和命运、又不知路在何方的心里痛



苦。这首抒怀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明显特色是作者感情活动的变化



急剧、不行端倪。首先即波涛崛起,以两个排偶长句一气鼓荡,发射



出胸中的抑郁之气。三四两句却陡作折转,写即席所见的清秋风景及



由此而激发的逸兴激情。五六七八四句趁势而下,描述主客两方的才



气兴致,情思激越。末四句忽然又一泻千里,由“欲上青天揽明月”



的逸兴壮思折回现实人生的怨言困顿,直抒胸中的愁闷与激怒。整首



诗的感情活动起止无端,断续无迹,大起大落,变化强烈,生动表现



出李白抒怀诗的艺术个性。



这首抒怀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明显特色是作者感情活动的变化急剧、不行端倪。首先即波涛崛起,以两个排偶长句一气鼓荡,发射出胸中的抑郁之气。三四两句却陡作折转,写即席所见的清秋风景及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22836be9fe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