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考研名词解释知识点整理(16)

2023-01-19 19:2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理论考研名词解释知识点整理(16)》,欢迎阅读!
知识点,名词解释,社会学,考研,整理

拟象:又译幻象。“类象”相对。法国鲍德里亚用语。“客体或事物的同类复制”在类象过程中产生。认为在一个到处都是机械复制品和人工仿制品的时代,符号和真实之间的差别消失了,人们已经日益习惯于制造真实,拟象、类象将居于主宰地位。

类象:“拟象”相对。法国鲍德里亚用语。指一种无原本的摹本。摹本总有一个原本,但类象则没有原本。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类象时代,符号本身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并建构出一种由模型、符码和符号组成的新的社会秩序。类象不再是对某个领域、某种指涉对象或某种实体的模拟,它无需要原物或实体,而是通过模型来生产真实。原本与摹本的区别在于,原本是有真实价值的东西,摹本则只有从属价值,二者的明确区分有助于识别真实与虚假。但是,类象却通过取消原本与摹本的区别而模糊了真实存在物与不真实存在物的界限:人们不再可能知道什么是真实的和什么是虚假的,类象不仅不是不真实的,而且显得比真实都真实。鲍德里亚用“超真实”来形容类象世界。“超真实”表明现实感已经被类象抽空,连不现实也已经感觉不到了。

超真实:法国鲍德里亚用语。指类象世界。认为,在后现代世界,在一个无处不是机械复制品和人工仿制品的时代,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区分已变得模糊不清了,类象不再是对某个领域、某个指涉对象或某种实体的模拟。它无须原物或实物,而只是通过模型来产生真实,是一种超真实,而那些通常被认为是完全真实的东西,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以及经济的,都已戴上超真实的类象特征。个人由这些信息渠道获得的现实的形象和模式也各不相同,变万化。那些被人们认作的现实和对现实整体的解释产生的形象开始破裂和消解,产生出令人惊讶的变化。这个词的前缀“超”表明它比真实还要真实。

象征暴力:法国鲍德里亚用语。指一种诠释权力的能量。认为在象征符号上,能获得诠释权力者,便具有象征权力,能够左右当下时空中人们的思维方式,继而透过不同社会筹码的转换,转成诸如经济资本等媒介,获取利益。认为一个社会是由象征暴力主导运作的,即主宰的力量如何让被主宰的人体认不出他们正被主宰,这种能量即象征暴力。

对话: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用语。用以比喻解释者与解释对象之间的关系。认为对话不由对话者的个人意志决定,对话是对话双方围绕共同论题进行的,双方都为对话的共同论题所决定,双方的对话只是共同论题的交流,只是作为一个主体的对话的一种表现形式,双方的相互依赖只是共同论题下检查双方的得失,补充对方的论点,推动对话前进。是解释者与被解释对象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从而推进解释的发展,解释本身没有止境。解释学强调了多元、主观和不确定。



视界融合: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Ceorg Gadamer,1900-2002)用语。指理解者的现在视界同对象内容所包含的各种过去视界融合而成的新视界。1960年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强调视界的开放性及其与历史处境的关系。认为作者在创作文本时有他特定的视界,而理解、解释文本者也有他自身的视界。理解和解释文本者不是抛弃自身的视界而置身于文本的视界,而是随着理解和解释的进展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视界,使之与文本的视界融合一体。它超越解释者的视界和文本的视界而达到一个新的视界。解释者的视界和文本的视界的开放性,决定理解和解释必然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视界融合的过程。



后现代主义:指反对强调主体性与反对把主观与客观对立的社会思潮。其代表人物大多持存在主义、后结构主义、哲学解释学和实用主义观点。后现代主义一词在19世纪上半叶


的建筑风格争论中已经提出,“现代”主要指1718世纪时期。德国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明确提出主观客观统一的认识论,反对主体性。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反对在场的本体论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理论。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以个人主体为中心,提倡主客体二元论。强调不能追求一种固定的认识结构,而要专注于知识的局限、断裂和非稳定性。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在社会学理论上,出现了强调社会变化与发展的后现代社会学观点。20世纪下半叶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表现出更关心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思想特点。

后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发展而来的现代西方思想文化思潮。主要代表是法国学者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和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以为结构没有中心,也不固定,而由一系列的差别构成。由于差别的变化,结构也就发生变化,因而结构有不稳定性和开放性。巴特以这种理论讨论文学文本的结构,认为在作者文本结构之外,还有读者与评论者读后形成的结构,二者并不相同。德里达认为结构不仅有空间的差别,还有时间的差别,这种结构是变化不已的。后结构主义否认结构主义所主张的固定结构,因而亦称“解构主义”

文本:亦译本文。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用语。包括三个要素,即作者、读者和本文。它有三重意义:(1)话语的记号系统或现象的记号系统;(2)该系统所表述的意义系统;(3)象的观察者与书本的读者所了解的不同抽象记号系统。结构主义大多把文本的记号系统与所表达的意义看成平行的、固定的。后结构主义认为人对记号系统的了解是变化的,形成一种生成变化过程。

解构:后现代主义用语。最早来源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18891976)的《存在与时间》一书,原意是分解、消解、揭示各种等级结构,其最终目标是通过拆解一个文本以揭示它的内在矛盾和假定,从而摧毁所有建构之物。在后现代哲学中,解构主要是对“逻各斯中心”的消解,强调差异、矛盾和冲突,摒弃对同一、统一的迷恋,考察的对象是溢出文本之外的东西,未被命名的东西,被排除在外的东西和被遮蔽起来的东西。



解构理论:法国哲学家德里达 (Jacques Derrida,19302004)提出。主要围绕西方哲学传统中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评展开。逻各斯中心主义思想设定事物和世界中有一种内在的、先天固有的、永恒的“逻各斯”,这是事物和世界的根基,而哲学科学和现代知识的目的就是全力发掘事物和世界中的这种“逻各斯”,把握世界的运行规则。德里达认为,只有通过解构方式,设法从“逻各斯中心主义”内部来分解、拆散其内在的理性统一结构,才能最终使世界获得自由。解构理论是一种既拆解又建构、在拆解的同时进行建构的活动。认识解构与自由、解构与传统、解构与创新、解构与未来等诸多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是掌握解构理论的精髓所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7d1f3587f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